印染行業向綠色化轉型,產業資本已經通過新技術大幅降低能耗水平。如今,新工藝開始逐步展露頭角,國內龍頭公司的產能將在今年三季度開始釋放
財聯社7月16日訊(記者 滕飛)印染行業綠色化轉型趨勢乍現,已有龍頭公司通過技改大幅降低了傳統印染的能耗水平。不過,目前這種綠色印染技術尚在推廣過程中,尚未形成規模化的應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以下簡稱《能效水平2023年版》),對紡織行業再次提出落實推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
與此同時產業公司也正在經歷一場同頻共振,龍頭企業的綠色印染工藝再提升,“現在還在中試階段,預計三季度投產,現在小批量訂單主要是與頭部服裝企業合作,做初期的市場引領。”泰和新材(002254.SZ)有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講到。
傳統染整需要大量使用堿和鹽,是一種高耗能、高耗水的工藝。隨著國家雙碳政策的提出,綠色發展越來越成為各行各業必要條件。《能效水平2023年版》中也首次將紡織行業中的棉印染精加工、化纖織物染整精加工、針織或鉤針編織物印染精加工和粘膠短纖維列入工業重點領域進行能效監管,明確了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
“在紡織印染行業實現節能減排,要治標更要治本。除了對傳統工藝進行節能化改造、使用清潔能源外,最好的辦法還是從‘根’治理,像其他行業一樣去通過工藝的改進,用新技術逐步淘汰傳統高能耗的工藝。”有產業人士講到。
目前市場上最新的棉纖維染色工藝是Ecody?纖維綠色化處理技術,該工藝可以對天然纖維進行涂覆改性,使涂覆后的纖維對染料具有優異的吸附性能,減少染色過程中高濃度鹽堿的使用,大量減少染色過程高鹽廢水的排放,處理后的纖維、面料具有抗菌、遠紅外、負離子等多種功能。
前述產業人士表示:“這種綠色印染技術跟常規印染不同,首先是常溫染色,比較節能;第二個是染色過程中不添加鹽和堿,染料吸收充分,污染少;第三個是用這種技術染色之后是天然抗菌的。”
有下游服裝生產企業向記者表示,“除了環保因素以外,染料我們主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使用成本,二是著色能力,三是光澤度,這幾個因素決定終端市場的接受度,新工藝我們也需要去綜合考慮后,才會投入使用。”
技術相對成熟,下游又呈現開放的態度,這種綠色印染工藝距離產業化還有多遠?泰和新材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綠色印染在成本上要遠低于傳統印染。公司目前進入到中試線階段,前期也做了一些推廣,和品牌商做過對接,規模化生產在煙臺有個印染示范工廠設計產能4萬噸,一期1萬多噸計劃三季度投產;還有數碼打印在廣東建個示范工廠,也是三季度投產。”
(編輯 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