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特材證券部人士表示,全年業績下滑主要源于公司所屬風電行業需求較上年減弱,主機單兆瓦競標價格持續下降,公司風電產品價格下滑明顯,帶來毛利率及收入下滑。
《科創板日報》4月23日訊(記者 吳旭光) 受下游風電行業價格戰拖累以及生鐵、合金等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特鋼材料廠商廣大特材2022年凈利下滑四成。
4月22日,廣大特材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3.67億元,同比增長23.02%;歸母凈利潤1.13億元,同比下滑41.5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0.95億元,同比下滑35.86%。
廣大特材證券部人士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全年業績下滑主要源于公司所屬風電行業需求較上年減弱,主機單兆瓦競標價格持續下降,公司風電產品價格下滑明顯,帶來毛利率及收入下滑。
有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海上風電“搶裝潮”裝機由高峰迅速回落至低谷,同時受到風電補貼政策退坡,海上、陸上風機價格持續走低,再加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等影響,多重因素導致風電行業同比波動明顯。
據北極星風力發電網數據統計,自2021年以來,國內風電機組單瓦價格經歷了連續兩年的大幅下滑,2021 、2022年風電機組均價同比下降50%、25%。
下游廠商電氣風電董秘辦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2021年,海上風機的價格在6000元/kW左右,到了2022年,則降至3000元/kW左右;陸上風機的價格則由3000元/kW左右降到了2022年的1500元/kW左右。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陸上風機的價格已經下探至1300元/kW左右,再創新低。
據4月7日,中核集團發布的《新華水力發電有限公司2023年度風力發電機組(含塔筒)集中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公告顯示,其招投標入圍的明陽智能、三一重能、金風科技、電氣風電等8家整機廠商風機投標綜合報價,已經低至1330.25元/kW左右。
廣大特材主要從事高端裝備特鋼材料和高端裝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主營業務分為新能源風電、能源裝備、機械裝備、模具制造和海洋石化裝備等業務板塊。其中,新能源風電零部件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比46.28%,2022年新能源風電實現營收15.58億元,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8.33%,毛利率比上年減少4個百分點。
對于新能源風電板塊毛利率的下降,廣大特材證券部人士將原因歸結于市場“原材料”價格波動所致,“受市場環境及全球通脹加劇等影響,公司生產所需廢鋼、生鐵、合金等原輔材料價格居于高位,導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不過,目前來看,生鐵等原材料價格目前已慢慢回落,帶來的一個直觀表現就是,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已經止跌企穩。”上述證券部人士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廣大特材營業收入為8.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24%;實現凈利潤0.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