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空綜合體擁有自己獨有的地理空間,有獨有的景色、物體,有獨有的人物敘事。
財聯社3月10日訊(記者 徐賜豪) 近幾年因為受疫情影響,國內多家文旅景區、主題樂園開始探索元宇宙。
2021年11月18日,張家界元宇宙中心在武陵源區大數據中心正式掛牌。自此,張家界成為全國首個設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區。隨后曲江文旅旗下的大唐不夜城與太一集團聯合打造了全球首個基于唐朝歷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項目——《大唐·開元》。
元宇宙如何賦能文旅項目?二者如何做到一加一大于二?文旅元宇宙又面臨哪些問題和困境?
本期《元宇宙之約》對話了曲江文旅旗下公司陜西陽光天晟文化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江陽光文旅)董事長李江紅。
在李江紅眼中,理想的文旅元宇宙就是折疊的時空,打開以后有各種業態,并向其他業態伸出觸角。她指出,文旅元宇宙并不是現實文旅的1:1復制,而是構建一個巨大的動態時空綜合體,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和體驗。
文旅元宇宙是多維時空綜合體
請簡單介紹一下曲江陽光文旅在元宇宙方面的布局情況?
李江紅:從去年開始,我們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進行了三個布局:首先在數藏行業的布局,打造開元數創數藏平臺進行文化文博的消費;第二是區塊鏈電商,在這里面最大的一塊就是農產品流通和貿易;第三就是商業聯盟矩陣的建設,比如說我們在管理街區的時候會發行一個街區消費類卡——數字長安通卡在街區的使用。
你理想中的文旅元宇宙是怎樣的?
李江紅:談到文旅元宇宙的本質,首先說一下我對“元宇宙”這一概念的認識。在我看來,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的,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是一個多維時空綜合體。這個時空綜合體擁有自己獨有的地理空間,有獨有的景色、物體,有獨有的人物敘事。
元宇宙具有去中心化、交互性等特征,簡單地說,文旅元宇宙的本質就是文旅產業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底層技術支撐下的虛擬化、數字化。正因如此,文旅行業一躍成為了元宇宙概念的先行者,推進了這一元宇宙概念由“虛”向“實”逐步走向落地。
比如我們西安城墻景區打造的長安IN平臺,這個場景是“長安垣宇宙”長安城,長安城里面有各種敘事,在敘事里面可以植入很多自己的商戶、商城。
其實,在我看來文旅元宇宙就是折疊的時空打開,打開以后有各種業態,并向其他業態伸出觸角,向不同受眾展現不同的樣貌,構建一個巨大的動態時空綜合體,為人們提供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和體驗。
文旅元宇宙是一個增長量
在你看來,元宇宙能為文旅解決哪些問題?
李江紅:我認為,元宇宙能為文旅產業解決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能夠幫助文旅景區解決文旅資源不夠豐富的問題(比如通過數字原生技術實現拓展);
二是,解決文旅產業線上線下的場景和業態融合難的問題(云上游覽、NFT門票);
三是,解決無法科學精準地實現文旅項目/目的地管理的問題(通過元宇宙數字孿生,全面感知,智能數據分析等功能來實現);
四是,解決了用戶體驗提升的問題(比如通過VR/AR等技術,幫助文旅產業實現更加多元、沉浸式的用戶體驗);
五是,可以為用戶以及商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服務(比如文旅ChatGPT應用等)。
元宇宙文旅和傳統文旅只是技術上的不同嗎,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李江紅:二者在技術、場景上都有不同。元宇宙+文旅本質還是要讓文旅更好玩,它是我們現實版文旅的一個增長量,而不是現實版的1:1折射。
這個增長量就是我們會在文旅元宇宙中會有一個新的產品搭建,而這個在現實文旅中不能實現,只有在文旅元宇宙中實現去觀賞、使用。
據你了解,目前文旅元宇宙的發展現狀如何?
李江紅:總體來說,博物館行業進入元宇宙會進比較快。現在國家對博物館的數字化要求已經進入他們的日常工作,所以博物館行業推動元宇宙會更快一些。
其次是,文旅行業中一些資源型企業布局元宇宙的動作也會快一些,比如說大型景區在有資金、團隊的情況下,可以建設一個元宇宙場景帶來增值業務。
一些資源型企業進行了嘗試之后,必將加快文旅行業整體進入元宇宙的進程。
文旅企業想要去探索“文旅元宇宙”,目前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主要是什么?
李江紅:首先,行業經營現狀不太樂觀,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三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不少文旅企業具有負債的狀況,在業態上做不了太多新動作。想要構建元宇宙場景,其信息化升級所需的費用動輒幾十萬元、上百萬元,這對于中小型文旅運營方還是存在一定難度。
第二,目前基礎設施和整體環境尚不成熟,元宇宙需要多項技術支撐方能實現,而客觀情況卻是很多景區信號差,5G網絡建設跟不上。
第三,文旅元宇宙仍面臨著變現形式單一、優質內容稀缺、難以快速復制、推廣困難等諸多問題。
第四,公眾和一些企業對文旅元宇宙還沒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存在認知上的缺失。目前,元宇宙能做什么以及做元宇宙能帶什么的益處都還在探索階段,比如說目前大家對數字藏品的認知都存在差異,甚至一度被詬病。
文旅元宇宙已進入市場發展期
文旅元宇宙的主要落地場景有哪些?
李江紅:目前,文旅元宇宙已進入市場發展期,諸多文旅應用場景不斷落地。比如,各大博物館都在探索館藏文物與傳統文化適應數字時代的價值傳遞與傳承新方式。當傳統文化擁抱了數字技術,博物館的玩法也就變得越來越多。
再比如有的景區上線“元宇宙游覽”“元宇宙觀展”等全沉浸交互式數字展廳。
此外,元宇宙中具有社交性的虛擬數字人蓬勃發展。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里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和女兒圖丫丫在數字世界中相逢的一幕,有可能是未來可以實現的愿景。
你覺得數字藏品在文旅中起到什么的作用?文旅企業在發數字藏品需要注意什么?
李江紅:第一,數字藏品作為一個新東西,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備受年輕人歡迎;第二,數字藏品中融入了創新精神,可以用來傳遞產業價值,有很大的想象空間;第三,文旅產業IP跟文旅實體相關聯,比如微縮景區、數字門票等等,助推實體產業發展。
同時也要注意,發行數字藏品,首先是合規合法問題,不要在知識產權方面有糾葛;其次數字藏品有關聯實物的,不能是一張“毫無價值”的圖片;此外在流轉過程中不要進行惡意炒作。
你覺得推動文旅元宇宙發展,最核心的因素是技術、創意還是消費者認知,或者其他的?
李江紅:首先最關鍵、最核心的必然是以算力、存儲和渲染為基礎的底層技術,BSN就是這些領域的佼佼者;其次是行業領導者的敏銳嗅覺和洞察力,這樣創意才能源源不斷的涌現;最后,消費者的認知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消費者的認知提升會反哺技術的進步和行業領導者的創新意識。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融為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