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唐健在業績說明會上作出解釋:一是疫情對生產采購、物流運輸、市場銷售、項目實施交付產生了較大影響;二是公司主動收縮了一些有經營風險的地產大客戶訂單;三是一季度折舊費影響金額在600萬元左右。
財聯社5月12日訊(記者 付靜)捷順科技(002609.SZ)凈利去年同比增幅不到1%、今年一季度則下滑近5倍。董事長唐健在業績說明會上作出解釋:一是疫情對生產采購、物流運輸、市場銷售、項目實施交付產生了較大影響;二是公司主動收縮了一些有經營風險的地產大客戶訂單;三是一季度折舊費影響金額在600萬元左右,“2022年我們的目標是自有物業租金收入與運營成本基本打平,不給公司增加負擔,之后開始為業績正向貢獻。”
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5.05億元,同比增9.75%;實現歸母凈利潤1.61億,同比微增0.93%。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9億,同比降18.45%;實現歸母凈利潤-4820.09萬,同比降471.66%。
捷順科技主業涉及智能硬件、軟件及云服務、智慧停車運營三大板塊。智能硬件業務作為公司傳統主業,其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81.87%。而針對軟件及云服務業務,董秘王恒波對投資者表示,“該業務是近幾年重點培育發展的新主營業務,而且該業務毛利率高于智能硬件業務,(去年)占公司收入比例提升至12.23%,2022年公司為軟件及云服務業務繼續制定了40%以上的增速目標。”
站在行業角度,王恒波認為,對于停車行業來說,軟件云服務業務的市場規模遠大于智能硬件的市場規模。僅拿軟件及云服務業務中的云托管業務來看,同樣一個客戶的在一定合作周期內,云托管業務的合同規模是直接硬件銷售合同規模的5倍左右。
智慧停車運營方面,公司以控股子公司順易通為主體,以“捷停車”為品牌。王恒波表示,“捷停車是公司業務轉型重點發展方向,目前捷停車業務還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該業務在2021年已經實現盈利,當前尚未考慮捷停車分拆上市的問題。”
另外,2021年公司經營現金流同比降79.28%。財聯社記者獲悉,公司經營現金流承壓,主要在于以下幾點因素:大宗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缺貨,對核心物料戰略備貨;長期分期業務的持續增長;停車時長業務采購及停車運營業務(如重慶公租房項目)。不過財務總監張建稱,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賬面現金約7.4億,整體上現金較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當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數字哨兵。捷順科技亦已開發了數字哨兵產品,王恒波稱,“目前數字哨兵產品通過各銷售機構面向市場,希望在助力防疫的同時,也為公司今年的業績帶來貢獻。”